2014-03-26
早稻春播在即,少部分農戶由于在浸種催芽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種子發酸發臭,出芽不好等問題。為安全、有效、經濟地使用種子,特提醒農民朋友在浸種催芽及培育壯秧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曬種:浸種前曬種1~2天,然后放置通風干燥陰涼處自然回潮7~10天,提高含水量,使種子細胞得以修復以利發芽。
2.清洗種子:用清水淘洗,把雜質秕谷撈除,淘洗至水清為止,不能用手搓洗種子。
3.浸種:早稻浸種38~48小時,晚稻浸種24~36小時,在浸種過程中,每天輕微淘洗,并于早、中、晚換水三次。
4.消毒:每100kg稻種用25%咪鮮胺乳油(佳蘊)25mL+0.0075%天然蕓苔素乳油(民多收)100mL+水100L浸種;早稻浸種36~48小時,晚稻浸種24~36小時,然后用清水洗凈再催芽。
5.催芽用具:應用通氣、透氣好且干凈的容器。如:麻袋、籮筐。不能用有油的,透氣性差的塑料袋、編織袋等進行催芽。
6.催芽溫度:催芽過程中應注意溫度。每天至少要用手試探溫度兩次。最適宜的出芽溫度為30℃~35℃,最高不能超過40℃,否則會燒芽。不宜放置在陽光暴曬的地方,應置放在通風干燥、陰涼處。
7.煉芽:播種前,將種子放在室內晾開降溫在20~25℃3-6個小時,使種芽得到鍛煉,增強種芽的抗性和適應性。
8.播種:待谷芽長至0.2厘米時,經過煉芽即可播種。目前主要采用水育秧和旱育秧。對于健康、飽滿、發芽勢強的種子水旱育都可,對于色澤飽滿度差、發芽勢弱,甚至有病菌感染的種子,最好采用旱育秧。旱育栽培的秧苗具有秧苗矮壯、根系活力強,抗寒力強的特點,移栽后起發快,分蘗旺盛,提高成穗率和結實率,不僅可以早播早栽,提早成熟,而且可以節省秧田、薄膜、種子、用工、肥料投入和用水量。
9.防止爛秧:爛秧是爛種、爛芽和死苗的總稱。以扎根現青為界,爛種爛芽發生在扎根現青以前。死苗發生在扎根現青以后,特別是2、3葉期比較嚴重,爛秧的防治辦法:一是噴藥殺菌,土壤殺菌主要用敵克松(1:500)與硫酸銅(1:1000)混合液150公斤粗霧點噴于廂面;二是及時供水防治青枯死苗;三是芽期遭雨水沖洗,種芽裸露,可補覆蓋物或用稀泥漿勻灑廂面,均可提高出苗率;四是適當稀播,培育分蘗壯秧。
濟南中科綠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20015668號 戰略合作:共贏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