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9
7月13-15日,全國農技中心在遼寧省沈陽市召開了下半年全國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來自水稻主產區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植保機構的測報技術人員和有關專家根據當前病蟲基數、栽培條件和氣候因素等綜合分析,預計中晚稻主要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發生面積11.1億畝次,比上年增加17.3%。其中,蟲害以遷飛性、鉆蛀性害蟲為主,“兩遷”害蟲偏重發生,發生面積7.3億畝次,同比增加18.2%;病害以稻瘟病、紋枯病為主,總體偏重流行,發生面積3.8億畝次,同比增加15.5%。
一、早稻和單季中稻前期病蟲害發生概況
目前,南方早稻陸續進入成熟期,華南、西南、江南中稻和東北單季稻處于拔節期至幼穗分化期,長江流域單季晚稻處于分蘗至拔節期。今年上半年,水稻重大病蟲在南方稻區總體偏重發生,重于上年,接近常年。全國主要病蟲發生面積4.4億畝次,其中蟲害發生3.3億畝次,病害發生1.1億畝次。發生特點如下:
一是遷飛性害蟲遷入期早,遷入蟲量大,發生程度重于上年。
2015年下半年稻飛虱發生趨勢示意圖
稻飛虱在我國華南、西南、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遷入峰期較上年早10-30天;華南、西南和江南稻區主遷峰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長江中下游稻區6月中旬陸續監測到遷入峰,遷入蟲量是上年同期的2-5倍;田間蟲量前期上升迅速,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經防控,早稻區發生為害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明顯損失;全國累計發生面積1.1億畝次,與上年同期持平。稻縱卷葉螟在華南、江南南部偏重發生,重于上年,主遷峰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其他稻區總體中等至偏輕發生,全國累計發生面積7048萬畝次,略高于去年同期。
2015年下半年稻縱卷葉螟發生趨勢示意圖
二是鉆蛀性害蟲偏重發生,略輕于上年。二化螟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基數偏高,一代發生偏重,全國累計發生面積8587萬畝次,同比減少7.3%。三化螟總體偏輕發生,主要發生在華南稻區,累計發生面積632萬畝次,接近上年同期。
2015年下半年水稻二化螟發生趨勢示意圖
三是流行性病害點多面廣,發生程度重于上年。稻瘟病在西南、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發病縣數多、發病范圍廣、發病品種多,總體中等至偏重發生,發生程度明顯重于上年同期,全國累計發生面積1591萬畝次,同比增加8.4%;紋枯病在華南、江南和長江中游稻區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全國累計發生面積7701萬畝,與常年同期接近。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局部稻區發生較重。
2015年下半年稻瘟病發生趨勢示意圖
2015年下半年稻紋枯病發生趨勢示意圖
二、中晚稻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
(一)水稻蟲害
預計稻飛虱在華南北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大發生,西南東部、華南南部和江淮稻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1億畝次;稻縱卷葉螟在華南東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西南和江淮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1億畝次;二化螟在西南中北部、長江中游和江淮稻區偏重發生,江南和東北稻區中等發生,其他稻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3億畝次;三化螟在華南稻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100萬畝次;大螟、灰飛虱、粘蟲等其他蟲害在部分稻區有一定程度發生,發生面積6500萬畝次。
(二)水稻病害
預計稻瘟病在西南東部、江南北部、長江中下游、江淮、東北東部常發區將偏重發生,其他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7500萬畝次;紋枯病在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大發生,華南大部、西南東部稻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0億畝;稻曲病在西南東部、江南、長江中下游、江淮、東北南部稻區中等至偏重發生,發生面積6000萬畝;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華南、江南、西南南部稻區輕發生,局部存在偏重流行風險,發生面積400萬畝;水稻白葉枯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區有一定程度發生,發生面積4000萬畝。
三、預測主要依據
(一)病蟲害發生基數
稻飛虱在南方早稻區百叢蟲量一般300-900頭,可為中晚稻提供充足的蟲源,加之江南中稻和西南、長江中下游單季稻蟲量上升較快,百叢蟲量達200-700頭,其中短翅型成蟲百叢蟲量3-4頭,尤其在長江中下游稻區出現短翅型成蟲的縣數為近五年最高,蟲量高于近四年同期。稻縱卷葉螟在南方早稻區、西南南部、江南中稻和長江中下游單季稻畝平幼蟲量一般3000-10000頭;二化螟在江南、西南北部、長江中游和江淮稻區畝殘蟲量一般500-1500頭,具備中等至偏重發生的蟲源基數。紋枯病在大部稻區普遍發生,稻瘟病在西南、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發病縣數多、發病范圍廣、發病品種多,東北稻區發病早、面積接近上年,田間菌源充足。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華南、西南和江南稻區見病,可為中晚稻發生提供有效毒源。
(二)水稻品種及種植制度
粗稈大穗、優質高產的水稻主栽品種生長量大,易形成適溫高濕的田間小氣候,有利于水稻病蟲害的發生繁殖;當前,我國水稻主栽品種年度間差異不大,造成水稻品種抗病抗蟲性下降,如抗稻瘟病品種占水稻種植品種比例已不足20%,加之區域品種單一化情況較為突出,稻瘟病、稻曲病等水稻病害大面積流行風險較大。在水稻種植方面,華南、江南、長江中游稻區單、雙季稻混栽面積大,栽插期、生育期不整齊,橋梁田多,有利于遷飛性害蟲遷移和螟蟲輾轉為害。
(三)氣象條件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下半年臺風數量略偏少,但強度偏強,有利于“兩遷”害蟲的北遷及細菌性病害的擴散。預計今年盛夏(7-8月)在華南大部高溫(≥35℃)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一定程度上將抑制晚稻上“兩遷”害蟲和水稻流行性病害的發生發展;西南東部、江南和長江流域稻區降水偏多,氣溫正常或偏高,有利于“兩遷”害蟲、水稻螟蟲的發生繁衍及稻瘟病等流行性病害的擴散蔓延;東北北部稻區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冷害,且降水偏多2-5成,有利于稻瘟病的暴發流行。
濟南中科綠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20015668號 戰略合作:共贏傳媒